太极拳正宗》,杜元化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初版内文依序為陈泮岭序、刘玉显题字太极拳溯始:述赵堡太极拳之源流及传承自序:述作者练拳始至习赵堡架之经过,及出版《太极拳正宗》一书之简要过程太极拳啟蒙序:赵堡架入门之概念、要点太极拳缘起:含图解与练法太极拳啟蒙规则:七要点(包括身法及练法要点)、总括(含四梢与七层次)太极拳总论:陈清平传太极拳目录:共十叁节(65式)及手法起源之图背丝扣图解:各式之背丝扣图(图99副)太极拳啟蒙练法四则:动作、变化、姿势、方向四要太极拳啟蒙卷首:动作(含要旨及註解之文字说明)、变化(背丝扣图共99副)、 姿势(分一头二眼叁身四膀五肘六手七胯八膝九脚及定式图 100副)、方向(文字指示)。
民国杜元化著《太极拳正宗》(1935年出版)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在太极拳历史上的地位: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这本书是中国太极拳历史上一本少见的有独创性的太极拳著作,它较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易经学说等结合太极拳来进行研究,获得了相当高的学术成果,为后人运用传统文化研究太极拳树立了典范。它提出了一系列太极拳的新概念,为太极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它所表述的太极拳体系及内容为太极拳的训练和提高技艺水平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在众多的太极拳丛书中,杜元化著《太极拳正宗》是一本重要的武史文献。它较详尽地记载了太极拳的源流,太极十三式歌诀,陈清平太极拳歌诀及太极诸秘诀等。杜元化,字育万,河南沁阳义庄人,系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任长春之高足。1931系考取河南省国术馆士,聘为裁判。其后在河南省国术馆太极拳训练班任教。在任教期间,为学员编写《太极拳正宗》一书于1935年在河南开封出版。河南省国术馆馆长特为此书作序。由于当时发行仅限门内弟子及训练班学员,所以至今世人知者甚少,为研究太极拳发展史提供新的史料。现得《太极拳正宗》一书之太极拳溯始部分,全文摘录于此。
“太极拳溯始,余先师蒋老夫子,原籍怀庆温县人也。生于大明万历二年,世居小刘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至二十二岁学拳于山西太原省太谷县。”
“王老夫子讳林桢,事使如父,学七年,礼貌不稍衰,老亦爱之如子,据闻王老夫子学于云游道人,学时即告以此拜之来历久已。此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于拳术,教成神仙。今将此歌此道以及诸秘诀传之于汝,汝必择人而传,不可不慎。所以,蒋老夫子学成之后,归家之时,王老夫子嘱曰:汝归家,此术不可妄传,并非不传,汝传是,不得其人不传,果的其人必尽情以教之。倘得人不传,如同绝嗣。能广其传更好。”
“归家之后,其村与赵堡相距甚近。赵堡有邢喜槐者,素慕蒋发拳术绝伦,因素无瓜葛,无缘从学。每逢蒋老夫子到镇相遇,必格外设法优待,希图融洽,意在学拳。如此,蒋老夫子阅二年之久,见其持已忠厚有余,待人诚敬异常,察知其意,始以此术传之。其中,奥妙无不尽泄。”
“其后,有张楚臣者,邢先生之同盟弟也。想其人不卜必端。所以,邢先生又尽情授给之。张楚臣原籍山西人也,初在赵堡镇以开鲜菜铺为业,后骏发,改作粮行。察本镇陈敬柏先生人品端正,凡事可靠,所以,将此术全盘授之。”
“其后,陈先生欲扩张此术。广收门徒至八百余人,能得其一技之长者十六人,能得其大概这八人,能统其道者,唯张禹忠先生一人。”
“其后,传给其孙张先生彦,先生又传给陈先生清平。清平先生传给其子景阳及本镇其少师张应昌、何兆元、牛发虎、李景颜、李作智、任长春、张敬芝,历代传人很多,不能备载。以上所录诸老夫子,皆有事迹可考,另注有册。”
“余师常云:此拳本事修身练气之术,长生不老之基,打人尤其余事。试观此拳,无论何层,统是因人不同,然随人之自然。其是,不外乎个人一心之本,然至其或动或静,无非主宰流行与对待,不然何以名曰太极?如就此拳统论之,全是以身比天地。细分之,又是以人身之动作妨太极,太极分动静、屈伸、虚实、刚柔、包藏至道。略举数端以明,并非无稽之言。怎见得?如说动静屈伸,歌云:动分静合屈伸就。说虚实,歌云:左宜右有虚实处。说刚柔,歌云:极柔极刚极虚灵。说至道,歌云:一羽不加至道藏。这都是按人身之动作与太极合。确确有据。”
“世皆谓是三丰祖师所传。余亦特信。想当彼时,三丰祖师因世乱,隐居武当,号曰丹士,将此举练至神化之城,技冠当代,名著环球。朝野之人,无为钦佩。在武术中不亚孔子在文学内集郡圣之大成。所以,斯术号为武当派。”
“名曰三丰传,然究其根,则此拳发源,不自此始,何则据?余师所闻,云此拳乃系老子所传。借余师等皆早仙逝。余言无处可征,虽无处可征,却有前歌尚存,说是宓子真传,即此一句,可以证明。宓子即宓喜,号曰尹文始为。老子之高徒越五世传于张三丰。三丰则庶几舆。余师等历代相传之歌语堂言,余不过谨据所闻如此亦,未敢确为决定。今世皆说是清平老师所传,然此均非无稽之言。按实此拳是为学家体育一法。即三丰祖师,亦非斤斤然。以此全名世,不过籍此为炼丹之术,使世人知练斯术者,可以延年益寿,久之真能练至纯阳即可云仙。”
“由是观之,谓为三丰所传,谓为文始所传,谓为蒋发所传,谓为清平所传皆是也。总一归本于:老子所传方可谓之真源。”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
河南沁阳杜元化于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