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掌松沉劲是一个内家新训练系统。
松沉劲是内家拳训练中的高级阶段体现,形意拳称其为“搜骨力”、太极拳称其为“松沉劲”、王芗斋的大成拳称其为“脱骨力”……
其特点是肌肉松弛,但力量奇大,可向任何方向发力,且发力者毫无吃力之感;在高速运动中游刃有余,运转随意,整体松柔绵软,但接触之时却坚如硬铁。是内家拳最高级境界的体现。
松沉劲的使用者给人一种漫不经心、随意出手、未曾用力的感觉,但被打中的人,却无不感到犹如被鞭抽锤击般的痛苦。
松沉劲练习成功之后,在打斗中,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发力而不吃力、劲力无断续、可在高速运动强烈对抗随意发出、可朝任何方向发随意发劲……
松沉劲的使用状态是非常的松活柔软,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手法的使用变化总能出乎对手的意料之外,使人防不胜防,总能从对方意想不到的角度、或对方认为根本不可能的时间状态中进行攻击。
松沉劲实战的外形表现多体现在手法上(包括指法、肘法),但究其内在,是一个整体的连通,最大程度体现了内家拳一枝动百枝摇、一动无有不动、整体通连,身若龙蛇的整体灵动劲。且步法也与之相应达到上乘境界,运用时,松松柔柔、冷脆惊弹、与手上功夫高度溶合。
教程的安排为所有函授资料中最细腻的,以“五步十一段”的步骤阶段进行缜密而科学的学习训练。只要按照这几个步骤的训练循序渐进,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对照自身,这样阶段性明确,学习步骤明确,自修的可操作性以及成功率对于武学高级境界的函授学习来说,达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地步。
课程的结束,都安排了详细的学习指导、自我测试与反馈表,这样学习的方向、学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学员都一目了然。并且自我测试与反馈表,极大增强了函授生的自我检验以及与武馆间的沟通互动,因此这套函授资料,我十分满意,相信你也一定会满意!
很多的函授生都在咨询我,为什么《速效教材》中缺少了狂飙名震武林的徒手功夫——“狂飙掌”的学习训练?其实我这不是保守,早在以前《百花武学》系列函授教程中的《百花狂飙掌》就将掌法的函授学习写了出来,只不过那时由于刚刚开始写这些函授资料,在课程的安排上以及教学内容的细化上都显得很不成熟,后来又经过多年的在函授资料上编写的研究,以及在狂飙掌本身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完善与改进,最终在04年完成了早期版本的《狂飙拳学》教材,那是一本很厚的教材,图文并茂,其中就有比较详实的掌法训练课程,可惜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光碟,无法更好的表达狂飙掌的威力与内涵。果然参加函授的学员们纷纷反映无法进行自学操作,十分遗憾,只能望书兴叹。
后来推出《速效教材》时,还是没把狂飙掌写进去,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多年的面授教学中,我发现高级阶段“狂飙掌”的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因为学员要掌握高级部分,不仅要花很长的时间,还学习的十分费力。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在教学的方式上开始进行完善与革新,以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这也是《速效教材》中没有把高级阶段的掌法放置进去的原因。
经过不断的教学磨合,通过从本质内涵直接入手、从特殊劲力的要求状态入手、使劲力带动技术、使技术因为劲力质量的高度自由而达到随心所欲、本能自发……
一个完善的高阶段教学方案终于浮出水面,这就是《狂飙掌松沉劲》高级训练方案。
训练方案经过四期面授学员的教学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见效是出乎意料的。不容置疑,这是期望达到武功高级境界的最佳通道。
本教材共分五个步骤、十一个阶段:
第一步骤《静中松》,第一段:静中紧、第二段:静中松。
第二步骤《动中松》,第一段:定位松沉劲初步体会、第二段:松沉劲基本技术定位发力。
第三步骤《柔脆步》,第一段:柔脆步基础、第二段:直趟柔脆步、第三段:圆趟柔脆步。
第四步骤《松中圆》,第一段:直进松沉劲发力、第二段:退撤松沉劲发力、第三段:旋转松沉劲发力。
第五步骤《抗中有》,第一段:旋变对抗。
注:本视频为内部资料,非专业拍摄水准,使用DV拍摄,清晰度一般,如在意清晰度者请勿购买。